微課制作的時候,常常會碰到一個問題,就是內容很容易變得冗長,讓人抓不住重點。那怎樣才能避免這種情況呢?其實關鍵就在于突出重點和精簡表述。
先來說說確定重點這件事。做微課之前,得清楚這節課到底要傳達什么核心內容。比如要做一節關于數學中勾股定理的微課,勾股定理的定義、公式以及它的證明方法就是重點。不能把一些無關緊要的,像是勾股定理的歷史小故事里一些很偏門的細節,或者跟它關聯性不大的其他幾何知識扯進來。得把精力都放在關鍵的知識點上。
在表述方式上也要下功夫。很多時候,我們不自覺地就會把話講得很啰嗦。就拿講解一個科學實驗來說吧,要是說“我們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呢,需要準備一些材料,這些材料呢,有這個,還有那個,然后呢,我們要把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好,擺放好之后呢……”這樣就太拖沓了。完全可以簡潔地說“做此實驗需準備某某、某某材料,并按順序擺放”。把那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語氣詞和重復啰嗦的表述都去掉。
還有,在舉例說明的時候也要有所選擇。例子不是越多越好,一個恰當的例子勝過一堆無關痛癢的例子。比如講寫作中的修辭手法——比喻,不用舉上七八個不同類型的比喻例子,選兩三個有代表性的,像“彎彎的月亮像小船”“荷葉上的露珠像珍珠”,一個是形狀上的相似,一個是質感上的相似,通過這兩個典型例子,就能把比喻這種修辭手法講清楚了。
另外,在組織內容結構上也很重要。得有清晰的邏輯,讓觀看微課的人能順著你的思路走。比如可以按照提出問題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順序來安排內容。講完一個重點內容,再接著講下一個,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槌,弄得人暈頭轉向。
而且在制作微課時,一些不必要的裝飾性內容也可以去掉。像一些花里胡哨的動畫效果,要是對傳達知識沒有幫助,就別放進去了,不然可能會分散觀看者的注意力。
總之,想要制作出內容不冗長,重點突出的微課,就得在確定重點、精簡表述、精選例子、梳理結構等方面多用心。這樣做出來的微課,才能讓學習者高效地獲取知識,達到我們制作微課的目的。